如何维持价格,平衡利润与销量?

如何维持价格,平衡利润与销量?

首先,我们来看一个案例:


A产品成本1000元,售价3000元,利润2000元。市场上,有甲、乙两家公司购买该产品,其中,甲公司一年购买100个,乙公司一年购买200个。这时,公司靠这款产品,每年可以赚取利润60万元。

attachments-2021-11-HnhfOv1861a4326ce67d8.jpg
在合作中,甲公司提出降价,要求单价下调50 0元。信息是流动的,如果乙公司得知这个消息,同样会提出500元的降价要求,这样,公司 每年的总利润,就会减少15万,下降25%。 


从上面的例子,我们可以看出,降价起码会带来两点负面反应:


1)即使单品降价不多,但如果产品销量很大,利润也会大幅下滑;


2)如果给一家客户降价,随着信息的流通,其他客户也会提出降价要求。


对于销售人员来说,如果降价能够增加销量,提高业绩,他们很乐意降价。但对于公司而言,只有保持高利润,才能持续运行。


这种情况下,如何兼顾利润和销量?这节课和你分享两种思路。


1、建立不降价的意识


首先,销售人员要建立不降价的意识,尽量维持价格,保证公司利润空间。面对客户时,要使用各种销售技巧,向客户证明,自己不降价,是非常合理的。


当然,市场总是在变化,有时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:


竞争对手价格更低,正在快速蚕食市场; 


客户预算确实不足,不降价会导致项目停滞;客户采购量大增,顺势提出降价要求等。


如果因为外界因素,一定要降价,销售人员可以及时向公司提出,并由公司把控降价幅度,和最终的价格底线。


如果公司不控制好降价节奏,就会导致市场价格混乱,长此以往,必定损害品牌形象。


举个例子:


某工业产品科技含量较高,导致售价和利润都偏高。每个产品成本1000元,售价8000元,利润高达7000元。
某客户

原本每月采购10个,后来因为中标一个大单,需求量激增到100个。于是,他向销售人员提出降价,否则就会选择其他品牌。为了留.住客户,销售人员给出了3000元的低价,导致利润瞬间从7000元,压缩到2000元。


随着信息流通,其他客户也纷纷要求降价,无奈之下,公司只好调整市场价格,从8000元调.整到4000元,将利润压缩了一半。


案例中,销售人员的出发点是好的,希望能够挤出竞争对手,维持公司的市场份额。但在掌握降价节奏时,起码犯了两点错误:


首先,一次性降价幅度太大。


客户虽然表面高兴,心里却会怀疑:原来你们公司,价格水分这么大,一直以来,我多花了太多钱。那么,你们公司的其他产品,利润是不是也这么大?


客户产生这样的想法,对公司后续的业务开展负面影响很大,


其次,公司没有掌握好价格底线,严重拉低了产品利润。短期内,虽然拿下了大单,但从长期来看,公司的利润是下降的。


那么,如何维持原有价格?这就涉及到平衡利 润与销量的第二个思路一-增内功, 御外敌。


2、增内功,御外敌


所谓增内功,就是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,提高产品竞争力。可以通过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,让客户认为,自己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,还有优质的服务,所以,愿意为服务支付更高费用


比如,可以制作一个“近期客户联络表”,列出. 近3个月拜访过的客户,然后根据表格,- -- -电话联络,询问产品的使用状况。一旦客户反馈出问题,第一时间协助解决。


这样,一来可以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,二来能让客户感觉到被重视,认可你的服务价值。


所谓御外敌,就是实时关注市场和项目动态,警惕竞争对手进入。一旦竞争对手进入,仅仅埋起头来增内功是不够的,还要针对竞争对手


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方案,让客户认为,针对同一个项目,你提供的,是最好的方案。


要做到这一点,就需要在平时工作中,多了解不同产品的相关信息,才能在面对客户时,真正用价值打动客户。


以上,就是维持价格,平衡利润和销量的2种思路。


学完这节课,每位销售人员都应记住:


客户要求降价时,争取不降价是原则,如果必须要降价,一定要考虑清楚降价的必要性,并由公司把控降价幅度,和最终的价格底线。



推荐阅读

1、2021全国二手车企业家峰会——莫中导师演讲稿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128

2、fabe销售话术(fabe销售法则黄金话术)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06

3、大客户销售:如何了解客户的决策阶段?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22

4、与客户相处,既要恭维,又要震慑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34

5、学会在倾听中追问,获取高价值情报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36

6、稻盛和夫:一个接一个的判断积累起来,人生的结果自然就会呈现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3558

7、辅助驾驶存“识别盲区”? 特斯拉遭调查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3557

8、培养反复思考习惯,更有利于解决问题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3990

9、3步审核法,判断客户购买意愿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04

10、松下幸之助:我劝你们,带上烦恼继续前行吧!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3984

  • 分享到:
手机浏览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推荐车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