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在狩猎采撷的时代,在人类文明开化之前,我们人类是具备强烈的共生思想的。
所谓共生思想是指什么呢?按照我的理解,关键的一个字就是“爱”。
“爱”有两个方面,一个是“他爱”,就是包容世间一切事物的、普遍性的“爱”;另一个就是“自爱”。
共生的思想建立在普遍“爱”的基础之上,这种思想之所以产生于原始的人类社会,那是自然界教化的结果。
就是说,如果只强调自身利益的“自爱”膨胀的话,就会加害于他者,结果是导致自己也灭亡。
人类从大自然中学到了这一点,比如后面将会论及的烧荒农业,如果人们只顾眼前的收获,烧毁的森林超过了它的再生能力,土地会逐步失去肥力,农作物的产量会急剧减少,人们必然遭受饥馑的威胁,太过“自爱”的报应会落到人类自己的头上。
人类在自然界生存过程中学到了这一条,所以原始的人类就会很自然地去实践“共生的生存方式”。
观察整个自然界,基于普遍之爱的共生现象确实存在。
但其中也有自爱强行抬头的情况,比如由于环境的变化,蝗虫异常繁殖。蝗虫把周边的草木统统吃光,并以横扫一切之势飞渡几十公里乃至几百公里,凡过境之处寸草不留。结果它自己也无食可吃,全部死光了。
像这样“自爱”的膨胀,甚至会导致它的种群灭绝,过度的自爱必将招致自身的灭亡。
那么,“竞争”又是如何产生的呢?人们不禁会提出这样的问题。
原本自然界中充满着普遍之爱,因此“共生”是大自然的基本形态。在这个共生的框架之内,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努力求生存,基于自爱拼命生存下去。
实际上,这种拼命求生的情形,结果自然就产生了与周围动植物竞争的结果。
各类动植物并不是自己主观上想要竞争,才产生了竞争。在原本被普遍之爱包容的共生的自然环境中,每一种动物、植物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,基于自爱而拼命求生而已。
但是,越是这样,作为结果,就与附近同样在追求生存的物种之间发生了竞争,继而出现了竞争落败者灭亡的现象。
这并不是说某方有意识地去消灭另一方,而是某方为求自己的生存而拼命努力,其影响所及,使得生存努力不足的一方衰落下去。这就是所谓“适者生存”。
为了表达自然界的残酷性,人们常常使用“弱肉强食”这个词汇。
但我认为,在动物的世界里,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存在这种事实,但不管怎么说,“适者生存”才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则。
并不是谁有意识地去要消灭谁,而是某一方因为不适应环境变化而自己没落、自我淘汰,这才是自然界的真实情景。
确实,在动物世界里,有的动物为了满足自爱,为了让自己生存,而猎杀别的动物。但是,即使在这种场合,动物也只进行自己生存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杀生。
这是因为如果自爱过度膨胀,杀生过多,自己也将无法生存。乍看之下似乎是凄惨残酷的生存竞争,但因为只取自己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量,所以看到这种现象,我们就能明白,自然界确实是由共生主宰的。
自爱是必要的。缺乏自爱就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命,为了生存必需的自爱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但是,归根结底这种自爱应该纳入共生的范围之内。
这同前面所讲的自由具备两面性一样。人类手握自由,从某个角度看,自由非常珍贵。但从另一方面看,自由又是作恶的根源。
善和恶也一样,它们并不是本来就有的,它们同根同源,都从爱开始。因为爱的用法不同,或生出善、或生出恶。从头到尾围着自爱打转,势必作恶;为他人着想的爱开始觉醒时,就能为善。
善恶的界限,就在爱自己的“爱”和爱他人的“爱”的中间。
自然界充溢着普遍性的爱,作为整体而言,处于万物共生的状态。这是因为只求自己繁荣,必将使对方破灭,结果将来自己也必将疲弱,自然界明白这个法则。因此,佛教所讲的“知足”的思想,乃是将共生付诸实践的关键性词汇。
企业竞争也一样,也需要普遍性的爱。
为了维持自己的企业,为了让企业繁荣壮大,首先必须有保护企业不受侵犯的“自爱”。但是,在它的根基里,不可缺少为普遍之爱所包容的共生的思想。
如果在企业经营中只是一味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,其结果就是客户因不能获利而离去,经营就会走进死胡同。
最后,员工的生活、股东的利益都无法保障,企业自身也不能继续生存。片面地要让自己的企业变大变强,这种自爱过分强烈的话,企业将无法生存。
为了不发生这种悲剧,企业经营必须让客人、员工、股东等企业周围的人都高兴。在自爱的同时,对他人之爱的“他爱”无论如何都是必须的。
如果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企业自爱过分强烈、过分突出的话,就会破坏整个社会的协调和谐。
为此,在现代社会里,为了防止一个行业、一个企业的力量过分强大,特地制定了反垄断法这部法律。这是将共生的思想法制化,将共生思想植入现代社会。这就是我的解释。
因此,企业必须考虑长期稳定地雇用员工,同时也应该考虑相关交易对象的繁荣。
如果维护员工的生活是普遍之爱的话,那么关照交易企业的利益或者支撑经济的发展也是普遍之爱。从企业活动获取的利润中交纳税金,让社会有效使用,另外通过捐赠等方法为社会做贡献,这些也是普遍之爱。
企业必须与社会共生才能持续生存发展。
确实,企业间互相展开竞争,作为结果,竞争对手或许会破产。但是正如前文所述,这不过是“适者生存”的竞争法则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已。首先必须为了自己企业的生存发展拼命努力。这看起来或许是自爱太强,但这也是自然界的天理。
但是,也不能借口共生,由政府和行业出面,采用所谓“护送船团方式”(为了让因经营问题而陷入困境的企业可以继续生存,日本行政官厅通常会出面干涉,以保持这一行业的稳定。——编者注),让全行业所有企业都能顺利地生存发展。
这种做法对该行业或许有利,但一定会给消费者和一般大众带来巨大的损害,决不能说这是符合共生这一普遍之爱的正当行为,它不过是满足某一行业私利的行业本位主义。
我的思考是:为了共生必须竞争,同时为了竞争又必须共生。
举个例子来说明,在国道的路旁只开了一家拉面店,客人很少光顾,不久便倒闭了,这种现象不少见。但是,周围一连开了几家面店,客人不断增加,每家店都生意兴隆。
这是因为各家面店互相竞争,味道好吃了,价格下降了,各店都繁荣,结果就形成了共生的局面。
相反,只想自己一家独占市场,旁边有竞争对手出现就设法阻挠,结果因缺乏竞争,服务上不去,品质上不去,客人不来店,自己也只好关门大吉。
竞争也好、共生也好,本来就是以承认对手的存在、承认多样性为前提,才能成立的。
而且只有共生和竞争同在,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。
推荐阅读
1、多问一句话,切准项目跟进时间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00
2、fabe销售话术(fabe销售法则黄金话术)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06
3、大客户销售:如何了解客户的决策阶段?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22
4、与客户相处,既要恭维,又要震慑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34
5、学会在倾听中追问,获取高价值情报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36
6、稻盛和夫:一个接一个的判断积累起来,人生的结果自然就会呈现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3558
7、辅助驾驶存“识别盲区”? 特斯拉遭调查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3557
8、培养反复思考习惯,更有利于解决问题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3990
9、3步审核法,判断客户购买意愿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4004
10、松下幸之助:我劝你们,带上烦恼继续前行吧!http://auto.hx2car.com/article/1823984
111 ------------- 有 ------------- 没有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推荐车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