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目标认知效应,获得更大的销售利润

用目标认知效应,获得更大的销售利润


在日常消费中,存在这样一种现象:

当顾客在购买产品时,如果销售人员对顾客购买的主要目标产品,给予-定优惠,通常情况下,顾客就不会太在意其他附属产品的价格,或者说不会太在意最后的总价格。
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,就是:

当人们很在乎、或过于专注于某个东西时,往往会忽略掉周边的其他东西,或者自动屏蔽其他事物。

这就是“目标认知效应”。在实际销售中,销售人员如果能巧妙利用这种消费心理,会更容易赢得顾客好感,从而获得更高的销售利润。

这节课,通过两个真实案例,和你分享,这一消费现象在实际销售中的运用。




案例一:

有个人从朋友那里听说,某某饭店的火锅鱼很好吃,是必点菜。于是,他带着家人,来到这家饭店吃饭。看完菜单,他一共点了8道菜,分别是:

火锅鱼200元、猪肘70元、大盘鸡60元、西红柿牛腩50元、铁板鱿鱼50元、红烧里脊40元、干锅花菜30元、麻婆豆腐30元,总价为530元。

下单后,他把服务员叫过来说:

一道火锅鱼200块,太贵了,能不能优惠点?

而对于其他的菜,他并没有提出优惠的要求。面对这种情况,店员A和店员B分别作出了如下回应:

店员A的回答是:

对不起,先生,其他的菜可以提供优惠的,但我们店里的火锅鱼,-直没有打折的传统,很多顾客也都是慕名而来的,这道菜绝对物有所值的,您可以尝尝。

店员B的回答是:

好的,先生,到时候,我会给到您相应的折扣的,希望您能够经常光顾本店。

其实,对很多饭店来说,当顾客消费达到一定

数额,在最后结账时,店家都会适当给予优惠比如,把总计消费530元的零头去掉,只收取500元。

假设这个店家在结账时,给这位顾客优惠30元,那么,不论是店员A,还是店员B的说法,顾客最后都可能会获得30元的优惠,区别是:

店员A的说法,会让客户觉得最终这个优惠,是在火锅鱼外其他菜式上做出的;而店员B的说法是直接允诺顾客在火锅鱼.上提供优惠30元。

虽然最后的总价都是500元,但相比之下,店员B的说法,会让顾客更容易接受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

原因就在于“目标认知效应”,当消费者选中某一款中意的产品时,他们更希望得到的优惠,往往在于自己最看重或最需要的那款产品上。




案例二:

众所周知,麦当劳的主打产品是汉堡,而消费者在麦当劳点餐时,通常都会点汉堡。

其中,一个牛肉汉堡的价格为12元,而这12元中,如果扣除掉牛肉、面粉的价格,再扣除人工费、水费、电费、设备购买费用及房租费等,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利润。

尽管如此,为了长期吸引顾客,麦当劳依旧控制着汉堡的价格,维持不变。那么,麦当劳靠什么来盈利呢?

答案就在于,那些辅助性食物。

麦当劳虽然以汉堡为主食,但也推出了薯条、可乐、鸡翅等多种食物。辅食的成本很低,利润空间非常大,-杯可乐会比外面买的瓶装贵很多,薯条更是利润的重要来源。

消费者进店消费,往往以几十元居多,在这几十元的消费当中,多数利润都是可乐、薯条等辅食创造的。

麦当劳通过辅食来盈利,而在主食上保持优惠 的价格,这就使得消费者产生了一种“我吃的东西很便宜”的感觉,事实.上,他们最后的消费金额并不少,麦当劳的盈利也丝毫没有因为汉堡的优惠,而大打折扣,反而因此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。

  • 分享到:
手机浏览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推荐车源